礼敬佛像是佛教中最普通、也是最能说明互利关系原则的宗教活动和仪式。
正规的礼佛活动都在佛寺中的大殿或佛堂进行,有信众参加,由僧人主持。同东亚北传佛教相同的是,在南传佛教地区,佛像通常都供放在个较常人水平视线要高的台座或莲花台上,因此观瞻佛像总是要仰视的。
礼佛的仪式在东南亚,包括有按巴利文诵经,以及用巴利文或本地语言唱赞佛陀,通常唱赞的僧人手中有一条红线,红线的另一头则连着佛像,含义清晰明朗,它形象地表明唱赞会直接传达给佛像,而佛像上具有的力量也传递到僧人身上并释放到参加礼佛的信众当中。
佛像是仪式的视角中心,为加强对佛的向心力,并表达信众的皈依和崇敬,还会以香花灯盏和供品摆放在佛像前的供案上。佛教徒们自己解释说,供奉并不意味着佛祖真正地享用供品,而只是一种表虔诚的的行为,佛像只是象征,提请人们回忆起历史上的佛陀。这样的说法实际上不承认以超自然或神秘主义的方式解释佛的特殊力量,而礼佛的功能也就限于两方面:首先是净化礼拜者自身的心灵。
其次,礼佛的功德是由自心清净获得的。先有礼敬的用心,才会肯定佛像值得崇敬。礼敬佛像,不仅因为心中对佛祖存有敬爱之心,也还期待着敬佛能生出的结果。就千千万万的信众而言,总是期待着虔诚的信仰能够换得福报。就以用香花灯烛供养佛像而言,一方面是为了表达虔诚与纪念,但它无疑还有更简单的朴实的动机,也就是为了回报。当实行供养时,尤其是价值昂贵开支很大的供养,供养人都希望以此感动佛像或佛像代表的佛祖。因此,所有的宗教仪式,都同供衣的仪式一样,也是希望功德回报的。在供衣仪式中,僧伽充当了中间人,联系在佛和信众之间,不通过僧伽就不能产生和回向。僧伽为信众祈福,也得到世俗信众的供养;人们从僧众得到善功德,也就供养僧伽作为回报,其深层的意义则是整个宗教与社会的联系转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