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马港等地的信众都称此寺庙为双龙寺,上庙前须爬上一条三百零六的台阶。上山的台阶两旁,各有一条七头巨龙顺著阶级而上。至上面龙尾处,两边立有两座小石冕,并驻有守护神。往前再多上十多级,就到了寺庙正门处,可见众多的信众在朝拜。
正中前方有一石阶,裡面供奉有佛祖舍利的金塔。阶级前两旁,供奉有北方装饰的泽度金塑像。于左手边正中处,有一石冕,裡面供奉三尊鲁士塑像。中间这一位鲁士就是此山的主角,也是此山的守护者,其名为鲁士素贴( SUDEVA)。此山就是以此位鲁士的名字来命名的,所以就称为素贴山,泰人称为莱素贴(Doi Suthep )。
莱素贴( Wat doi suthep)是清迈府的镇州之庙,建立于素贴山的山腰处,距离地面水平线1,053米,跟清迈市距离大约十四公里。七十年前古巴洗威猜筑路时,此寺只是以佛学院自居。于佛曆2494年才被纳入为寺庙级(泰国的佛庙条例,凡要申请为庙,得建有大雄宝殿)才可称为庙。于佛曆2501年,泰国九世皇觐来莱素贴朝拜佛祖舍利后,并下令将此寺庙纳为皇室中级御寺,于2506年才完成赐封。
于佛曆1919年,孟莱朝代的第六世皇帕雅柯那( Phaya kuna6th)奉请一位来自素可泰的圣僧,此圣僧带有一枚舍利子,贡献给帕雅柯那皇上。皇上就在清迈的西边建了一座舍利塔,以备供奉此舍利子,命名为瓦算洛( Wat suan dok)。正当要将舍利子装塔时,圣僧将装置舍利子的金盘打开来时,立刻万分惊讶,原来本属单枚的舍利子已一分为二。于是皇上就决定将小枚的舍利子供奉在此庙的舍利塔,而较大枚的暂由皇上保管。
于一天,皇上跟圣僧商讨应该再找一处圣地来安置另半颗舍利子。圣僧也认同皇上的说法,但要如何寻找合适的圣地呢?最后皇上想起,国家养了只名为吉的白御象,何不用此白御象来寻找圣地呢?于是就择了一个吉日,将装有舍利子的小冕子,装在白御象身上并牵著白御象走至清迈的城门处。皇上就转告说,希望白御象能将舍利子带到一个合适的圣地供奉,并现奇迹提示。然后在白御象的尾部拍了三下,奇怪的是,白御象很自然就往前直走了。此时众士兵们也立刻尾随白御象游走。白御象朝北走了三天三夜才在一个山脚下停了下来,白御象在此休息了一夜,众兵士们也欢天喜地的送了一口气,都认为此处应该就是圣地了,再也不用辛苦地跟著白御象四处奔走了。
哪知道第二天一早,只见白御象在蓄满了精神体力后,就往山上爬去。众兵士们都看傻了眼,因这座山以峻险著名,无奈白御象只往山上爬,兵士们只有紧跟著在后护着它。倘若白御象走失了,那责任就大了,直到第五日的黄昏时刻,来到了半山的斜坡处时,白御象开始似有所动作。首先,白御象在山坡处绕转了三圈,站在一处平坦草地上朝天吼叫了三声,声音之宏亮振动了整个山林。之后就往地上一蹲,就不再走动了。
皇上就决定在此建立舍利塔,以供奉一分为而的大舍利子。当初皇上建造了整五米高的舍利塔,将舍利子供奉在塔内。直到佛曆2068年,由孟莱朝代的第十二世皇,帕雅孟柯高( Phaya muang Kot klow)将之重建,并将当时只有五米高的舍利塔,加至十一米的高度。舍利塔的塔身也加阔至6米乘6米,并令工匠们铸造七成金的金片,将整个舍利塔铸製成金塔。当阳光照射下来时,金光夺目跃眼。金光普照著仁慈的大地,给人们带来和平与平安,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宏伟与庄严的金舍利宝塔了。
据泰北兰纳法律本里的记载,我们每人都有所属的生肖,并指定了一部经典,凡那一个生肖,都有自己一定要尽一生都要去膜拜自己所属的舍利佛塔,这将助各人顺利达到人生至高目标与成功。莱素贴舍利塔是属于羊年出生者的本命塔,如羊年出生者面临生命之苦难,不妨去朝拜自己的本命塔,可能可以带来新的转机。